11月30日,市农科所党员张身嗣、王素、汪荣锋、王晶晶、党外人士郭靖主动放弃休息日到大通区孔店乡河沿村(贫困村)举办了一期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20多人。12月1日党员带队冒雨到寿县贫困村现场指导草莓栽培管理技术,自觉践行“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应大通区孔店乡河沿村妇联请求,我所党员干部利用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机制,特邀江苏省草莓协会副会长、江苏省镇江地区农科院吉沐祥研究员专家组一行3人,为淮南市草莓种植户传授草莓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30日下午对该村草莓种植户、贫困户、扶贫产业种植大户进行草莓栽培管理、提质增效、品牌创建等专业知识系统讲解,宣传提倡草莓栽培以有机肥、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为主,倡导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并现场解答种植户疑问,由于培训结束时间较晚,应种植户强烈要求,到草莓生产大棚现场指导,天色晚、棚内光线差,党员们只能借助手机电筒光线查看生产棚,该户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病虫害较少,草莓管理得当,专家建议种植户在草莓种植畦沟垫稻草,增设加温设施,如热风炉,即可防寒,又可以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灰霉病发病几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
12月1日上午,党员们冒着细雨到寿县大顺镇长岗村、新集村、官塘村的贫困村脱贫产业基地指导,看到新集村、官塘村草莓种植户技术较差,田间病害重,花芽分化不整齐,影响前期产量,影响经济效益,经了解,上年新集村某种植户经济损失4万多元,现场查看官塘村某种植户草莓感病严重,缺苗率约30%,并且草莓感染多种病害,如炭疽病、黄萎病、灰霉病等,棚内畦沟积水、潮湿,利于灰霉病发生,就出现问题专家逐一解释,长岗村种植户田间管理较好,户主年轻,有知识,建议往品牌化、有机化方向发展,带好引导示范作用,打造好有机草莓生产基础。.
|